井底蛙初識葛鬱金
好友從市場小農處買了一樣奇特食物--說奇特是因為我們從沒見過它,友人特地分享好幾條讓我回去嚐鮮。
這不像馬鈴薯也不像竹子,有著薄層外衣,似竹節身體的它被稱為"竹薯",又名葛鬱金、俗稱粉薯。今天,我這井底蛙和竹薯不期而遇的相見歡。
小農介紹煮湯外還有一道竹薯料理方法,很簡單!洗淨、切片、熱鍋下油、再把竹薯炒熟即可。殊不知,所謂很簡單的料理讓我不安,有幾次依樣畫葫蘆做出來卻是意想不到的結局,最後只能自己給自己捧場。
不知是否我多日置它們於不顧,以致造成老衰現象?去皮後被我很認真清洗的竹薯,赤裸裸的真面目很不討喜(實際上是其貌不揚)。
切片後,我發現竹薯有近似馬鈴薯的質感,當下決定做道”竹薯條”。竹薯切條後,熱鍋、少油、小火慢煎,待兩面稍呈現金黃色就可關火,再灑稍許鹽提味即大功告成。
想要增加風味?添加些粗粒黑胡椒應是很不錯的選擇。果然,刻意避開番茄醬的傳統搭配,吃起來的口感不輸薯條配茄醬喔 ~大不同的是,竹薯較多的纖維質可助消化,這點給它的好處加分。
好奇下我特別上網查看相關資料,百度百科有簡單介紹,也有不少有心人士分享食譜,就不再多贅言,有興趣者逕可上網搜尋參考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2019/01/12 補充:經過香積師姐的巧思,新的竹薯料理端上桌!
竹薯清洗後拍碎加入麵粉、調味料和芹菜末做成麵糊,以薄油煎就是香脆的點心了。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